內容來自口罩團購YAHOO新聞
公共藝術各區失衡 高達8倍
中國時報【張立勳╱台北報導】
公共藝術不但可美化市容,甚至成為熱門觀光景點,審計部發現,北市文化局列管的公共藝術設施以內湖區最多,松山區最少竟只有15處,文化局遭議員質疑因人設事、太過偏心,痛批不該仰賴公共建設或民間設置;文化局回應,多數公共藝術地點,非文化局決定。
據統計,截至去年底,北市列管的公共藝術有551處,內湖區118處最多,最少的是松山區僅15處,差異達7.87倍;其中松山、萬華和士林,每平方公里公共藝術數量為1.62、2.03及1.84,遠不及全市平均值4.53處的半數;另每萬人擁有公共藝術數量,分別是0.71、0.92和1.1,也僅平均值2.04處半數。
又2008年到2014口罩年間,以台北市公共藝術基金經費建置公共藝術共有13件,換句話說,就是文化局自建的公共藝術,松山及士林完全都沒有。
市議員許淑華認為,文化局應更有效、長期性積極規畫,不該只是仰賴民間或有公共建設時,被動設置公共藝術,她提醒市府,公共藝術後續維護管理也很重要,若事先規畫和後續維管都只是敷衍了事,文化局恐怕淪為最沒文化的機關。
選區在士林、北投的議員陳重文表示,士林後港與北投奇岩地區,近10年來有不少重劃地點,公共藝術數量應更多,質疑文化局因人設事,有文化社團要求才有,造成設置失衡,呼籲市府,除行政資源平均分配外,文化資源也該平衡一下。
對此,文化局文化資源科長李威蒂解釋,公共藝術設置地點並非文化局決定,多數都是公共工程建設時一併興建。
李威蒂指出,松山區屬已開發區,相對來說公共藝術較少;文化局自建部分,會優先在數量較少的行政區設置,但她坦言,要完全平衡有困難度。
新聞來源https://tw.news.yahoo.com/公共藝術各區失衡-高達8倍-215006490.html
A1B71B9085125E60
留言列表